7月28日114配资网,山东省教育评价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在山东师范大学千佛山校区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山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李文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国情调查中心主任张志勇、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辛涛,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刘云生,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常生龙,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修二部主任舒刚,上海师范大学国际教师教育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研究员李廷州,《中国教育学刊》编辑部首席编辑蒲丽芳,济南市教育局二级巡视员方辉,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委副车宗哲,威海市教育局副局长宋玉杰,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李中国,烟台理工学院副校长苏春景,青岛市教育局重点项目办公室主任井光进,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院长王清林,潍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发展研究院院长姜言邦,山东省教育评价学会会长、山东师范大学委冯继康,山东省教育评价学会监事长、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委王焕斌,学会副会长、山东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文军、曲阜师范大学副校长胡凡刚、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院长李心沁、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苗禾鸣、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家敏出席会议。来自省内外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专家,部分市县教育局、教育科研机构和学校负责同志,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获奖单位和会员代表近30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山东省教育评价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茂聪主持。
李文生代表省教育厅向年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山东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牵头发起成立山东省教育评价学会,协同省教育厅获批教育部首批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基地,揭牌成立教育评价研究中心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要深入挖掘教育评价的本质规律,结合山东教育实际,形成更多有针对性、可操作的理论成果;建立理论成果转化机制,让先进的评价理念和方法快速落地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并产生更多实效性成果;完善评价体系与标准建设,细化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学科的评价标准;加快推进教育评价的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评价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走出一条数字赋能的新型评价之路;及时总结我省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进行推广,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冯继康向省教育厅和各位专家及会员对学会和学校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强化教育评价属性研究,扛牢使命责任,深刻认识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的重大定位,紧紧围绕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加强教育评价改革研究,布局重大研究专项。二是聚焦教育评价重点任务,强化示范引领,强化创新思维,加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评价改革的范式探索,规划打造基于不同教育类型特质的教育监测库、数据库和标准库,推动教育评价数据化、智能化。三是建强教育评价创新平台,释放协同效能,通过实施“顶尖智库引领+基层实践支撑”的双轮驱动发展策略,形成强大的研究合力,产出更多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实践指导意义的标志性成果,为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提供智力支撑。
开幕式上,李文生与冯继康共同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评价研究中心”揭牌。冯继康为张志勇等15位国内知名教育专家颁发了首批学术专家聘书。王焕斌为威海市教育局等13个首批教育评价研究基地进行授牌。学会向2024-2025学年度教育评价改革典型案例代表颁发证书。冯继康、张志勇为《教育评价改革年度观察(2024-2025)》图书首发仪式揭幕。
在主题报告阶段,张志勇作《以教育评价改革助推教育强国建设》专题报告、辛涛作《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突破口》专题报告、刘云生作《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评价者的角色定位与实践变革》专题报告,滨州市教育局、青岛市市北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先后分享了自身在教育评价方面的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年会发布了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泰山教育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究形成的“四位一体”教育评价大模型,为教育评价工作提供具体的参照体系。
下午,年会分三个会场进行专题论坛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教育评价创新区域篇”“教育评价创新基础教育篇”“教育评价创新高等教育篇”三个主题进行专题论坛和深度研讨。7月27日晚,山东省教育评价学会举办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对学会重点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稿件来源:山东师范大学)114配资网
美港通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